數位轉型風暴系列 1業務、行銷的大驚蟄
業務、行銷的大驚蟄
數位轉型潮鋪天蓋地,疫情更讓產品銷售面臨藤原效應
業務與行銷工作者,面對全球產業大甩尾,不是急轉直下,就是扶搖直上….
中美全面鏖戰,合縱連橫操弄經濟版塊,雷聲起處,企業的新布局影響每個人的職場脈動,新危機與新機會一線之隔,你被驚蟄了嗎?
( 專題 / James )
全球經濟結構巨變,前所未有的洗牌正在展開
疫情造成實體活動限縮,消費者的習慣及喜好大幅改變,網路綑綁生活的模式成為必然渠道,業務、行銷的通道,不管你願不願意,都被迫進入網路戰場,業務人員與負責操作行銷的工作者,即便過往一身武藝,進入這個震波中後,可能瞬間武功盡廢,要突圍,勢必重新檢視社會趨勢,以及企業面對困境下的突圍轉變所帶動每個銷售節點的變革。
也因為產業面對海嘯級的劇烈變革,企業為了生存必須經過數位轉型,進行的組織結構的調整,才能帶來生機翻出壤土,而全面數位化是關鍵的第一步,是數位化的能力將建構在每個員工能力的普遍培植上,接著才能展開數位優化,進行組織與流程數位的串接,數位轉型才能真正展開,於是這勢必帶動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因數位力牽動競爭力上的調整。
換言之,在這波大調整中,任何人都有可能脫穎而出,卻也可能慘遭滅頂,關鍵就在誰具備了強有力的數位能力。
通路全面換軌 數據大轉變
以零售為例,電商興起,已讓零售實體店面經營受到衝擊,而周年慶本是百貨業一年最狂銷售季,在疫情爆發下,更是摧枯拉朽成為周年忌,零售若不思變革,幾乎無法生存。
危機自是轉機,也因為如此,「新零售」也必然崛起,馬路換成網路,消費者從逛街變逛網,然而實體零售有地緣市場的設定,消費數據連動附近商圈行為與生活機能的數據,一旦進入網路,原本的地緣界線消失,市場放大卻也稀釋,網路銷售競爭更劇,指尖瞬間滑過,尤其主動搜尋來的消費者第一眼沒留下,銷售便失去這個客戶。
站在業務或行銷的角度上必須思考的關鍵問題是,哪些新的客戶行為和期望會留下,哪些會消失,都在那幾秒間瞬間決定,行銷掌握眼球的技能,與業務給予客戶的全新體驗至關重要。
馬路換成網路,「新零售」也必然崛起
► 獨家內容行銷懶人包,點我輸入【 TBM300 】即可免費兌換,讓你下載收藏!
聚集TA難度更高 個性化個人化銷售時代來臨
網路與通訊軟體造成了資訊爆發,消費者越來越缺乏專注,最終只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對自己有價值的訊息,這意味著進入個人商務時代,伴隨著個性化時代崛起,個人化崛起,伴隨著就是忠誠度消失,行銷聚焦難度更形艱困,業務與客戶對話的方式也跟著改變。
消費者變得更多樣化、更關注不同的社會議題,也更需要值得信任的品牌,同時消費者也只想收到對自己有價值的訊息,這意味著甚至要超越個性化時代,進入個人商務時代,也就是以顧客為中心,也就是企業對消費者必須有全新的對話的方式,行銷必須透過數據洞察消費者心態和行為足跡,業務則必須提供客戶全新的品牌體驗,透過數位工具,例如GA(Google Analytics)數據分析,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關鍵字廣告,社群行銷,再輔以UX(User Experience)的舒適體驗,密集編織機會在一個消費者的四周,不斷刺激消費者的起心動念。
運用數位工具操作,才能完成消費者核心導向的飛輪效應
► 以下相關課程,已有超過1,500位學員和你一同學習,一起提升數位競爭力 !
業務與行銷必須大變身 不斷創造自己的生存能力
掌握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,透過數據分析、社群行銷、行動技術、電子商務等在網路上收集大量來自用戶提供的重要數據,再將這些數據,透過數位工具,淬出含金量更高的訊息,自然就能鎖定個人喜好,快速強化服務價值。
行銷人員能否適時的善用這些數據來滿足顧客偏好、實現敏捷行銷;業務人員能否善用數據進行說服客戶的敏捷銷售,是進入2021年後疫情時代的關鍵能力,誰掌握了更多的數位工具操作能力,便能加速飛輪效應,搶佔更多市場的版塊。
利用三類工具 盡速打造數位力黃金甲
於是掌握最多數位工具能力者,戰場上也就多了更強的黃金甲,以下分述這些這些關鍵的工具:
網路數據工具:監控流量,創造流量,拆解流量,留下流量
時至今日,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,網路通路已無可迴避,關鍵核心則是流量,如何監控流量,創造流量,拆解流量,留下流量是行銷業務人員必要專長之一,現在數據分析工具已非常多,不會寫程式的人,一樣可以利用Google、Facebook平台自有的數據分析工具來分析出消費者輪廓,透過GA數據分析,又或其他軟體監測流量數據、社群聲量等等進行分析,解構消費者行為背後的意義,推導消費者的行為,甚或創造消費者需求,都是數據分析後所能達成的結果。
廣告投放也是網路操作決定性導流的重要技術,這其中從圖卡設計到關鍵字的設計,每一個背後都有數字,都是大學問,SEO關鍵字技法,讓自然搜尋消費者能輕易找到家門,滴水不漏,這是創造流量的第一步。
資料報表視覺化工具:創造一目了然的目視效果,縮短分析與判斷時間
只要懂BI(Business Intelligence)技術,例如Tableau或是Power BI的運用能力,對業務與行銷絕對是如虎添翼,業務能將到大量的客戶資料,透過資料的整理,精準的分析並圖表化客戶需求的趨勢,更能掌握銷售契機的時間點,行銷則能快速的掌握市場區塊,看穿消費群的輪廓,樣貌,進行精準行銷,更能從圖示的曲線與版塊,快速找到新商機,或創造消費者的新需求。
直觀的溝通工具:溝通的第一步,眼球
Youtuber為何能竄起?視覺的直接溝通在3C載具快速翻新的發展下,成為現代人溝通的路徑,越能製作出讓眼光停駐的溝通產品,越有機會搶得機先,不論是業務人員對客戶的產品簡報,還是行銷人員對消費者訴說品牌故事,圖像化的表述力,越是直觀,越是吸睛。
於是能快速設計出言簡意賅又吸睛的簡報,簡報排版、文字、視頻組合成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工具,是業務與行銷人員最重要的溝通方法之一。
不過,話說回來,所有的工具利用,廣告投放效果,都是側翼,真正要建立的觀念,最終回到產品本身的優劣,行銷與業務不過是如何從開始到結束,完成一個愉悅的產品享用的過程。
► 以下相關課程,已有超過1,500位學員和你一同學習,
一起提升數位競爭力 !喜歡這篇文章嗎?支持請+1,還想看更多請+2,請告訴我們希望了解什麼主題
